承担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建设任务(“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对口支援、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五个中心”“五大新城”“四大品牌”等),得到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高度肯定。相关决策咨询报告得到重要批示。
助推培训资质升级 努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在继续做好现有培训资质的技能培训项目的开展同时,学校助推培训资质升级,2021年开办了首届“养老护理员(四级)” 培训班,44名学员在“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鉴定中理论部分一次性通过,合格率高达100%,实操部分整体合格率超过84%。完成了服务宝山区退役退伍军人技能提升培训项目申报工作,获批6个项目,其中《电脑平面设计师ps》成功开班,共有39位退伍军人参加学习。积极申请行业培训资质,成功申报了住建部“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资格培训”8项资质;举办覆盖23个项目的技术技能培训班,有1335人次校内外人员参加培训,1043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培训合格证书。
助推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积极作用 开展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助推学生参与社会发展、勇担社会责任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鼓励同学走进基层、服务社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宝山区文明创建、爱心暑托班、寒托班、“爱老 敬老 助老”、“河我一起,青春共济”净滩活动、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场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计服务时长约14000个小时。
济光学院青年学子暑期社会实践中,回顾百年光辉历程,感悟祖国伟大成就,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走进基层服务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各二级院系精心筹备,学生广泛参与,涉及红色足迹寻访、助力疫情防控、爱心暑托班志愿者服务、专业能力提升、社情调研五个专项实践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育人成效。
2021年进博会期间,学校团委学生会11名“小绿叶”志愿者承担了地铁中山公园站志愿者服务岗位。地铁指引这个岗位工作内容虽然平凡但是并不容易,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时,“小绿叶”们不仅亲切礼貌地为乘客们指引方向,同时辨析乘客们的需求。他们不怕辛苦,坚守岗位,有序完成引导工作,他们的点滴付出获得了地铁中山公园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这项志愿者服务工作弘扬了“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精神,也在平凡中展示了济光学子的风貌。
为助力宝山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测评迎检工作,学校首次作为宝山区创全点位责任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宝山区创全活动,组织120名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治理、市民交通引导等工作贡献力量。志愿者们每天七点准时到岗,仔细检查并清理草丛和街道的垃圾杂物,将停放不规范的单车摆放整齐,对机动车在划线区域外违停、骑车不戴头盔、违规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济光志愿者们争当城市文明、校园文明的先行者、践行者、推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添彩助力,以实际行动为文明进步“加分”,为文明创建“助力”。
建筑系党总支与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1号线管理部党总支共同设计制作“上海地铁1号线红色地图”并开展志愿者服务,组织红色先锋队的队员们为市民现场发放地图并作为地铁晚高峰志愿者文明引导、服务乘客。
情暖沪滇 爱心助学 学院团委携手云南省曲靖市团委于点亮山区儿童“微心愿”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坚持“助学育人”,加深上海帮扶云南的浓厚情谊,巩固曲靖市脱贫攻坚成果,“情暖沪滇·爱心助学”活动,由我院团委携手云南省曲靖市团委于2021年10月份开展,共同点亮100位云南山区困境儿童们的“微心愿”。
自活动发起至今,受到了我院全体师生们的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从原本认领的50位“微心愿”清单增长至100位“微心愿”清单,从中可以体现出我校师生们对于云南省曲靖市困境儿童们的关怀与爱心。2021年10月中旬, 我院师生根据云南省曲靖市团委提供的“微心愿”清单,进行自行认领,每位认领的师生们将总价值不高于120元的心愿礼物分批次,依照防疫要求陆续寄往云南省曲靖市团委。11月初,100份爱心包裹已全部派送到云南省曲靖市团委。2021年11月25日上午,因疫情防控原因“情暖沪滇·爱心助学” ,我院点亮“微心愿”捐赠仪式由云南省曲靖市团委代表韩烨星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圭山小学顺利举行。参加捐赠仪式的各位领导代表向100位受赠学生分发微心愿物品。
此次点亮“微心愿”活动,共有我院147位爱心师生认领的100个总价值约为1.6万元的微心愿物资,快递包裹达200余个,同时还收到了7封不同形式的“祝福信”。曲靖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建宇代表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我院的暖心行动表示感谢,愿沪滇友谊长存。
佐证材料:
木工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顾惠明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开设榫卯结构与木艺体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