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环境

    51)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电子屏、两微一端、公告栏等宣传渠道教育功能,健全校内媒体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制度,建立网络管理工作队伍。(2分)

          做好校内宣传阵地的选题策划,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防疫抗疫、志愿者文化、典型人物、济光讲坛、校园创新创业等宣传重点,专题报道学院政治理论学习、学生毕业季、军训、开学典礼等等,激励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营造育人氛围,弘扬正气。校内每两个月发行《济光学院》校报,每月更新校内宣传栏宣传内容,每日更新校内电子屏播出内容,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校党委、行政的工作决议,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反映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为选题。各类宣传阵地坚持主管人员负责制,严把政治舆论导向和新闻写作质量关,严格做到专人、专岗、专责。

    官方网站


    校园宣传栏

    校报——《济光学院》


    学校室外电子屏


          学校党委把网络视作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制订了《学院网络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草案)》,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方位育人新体系,组建了师生网络工作队伍,抢占网络育人至高点,积极打造信息传播、理论引导、教育管理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视作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建有济光学院、济光护理、济光机电、济光团委等微信公众号,各院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的校园文化认同、社会认知、精神凝聚,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强宣传阵地和学生社团管理,把舆论阵地、新媒体的管理纳入重点防范的领域。进一步梳理并强化了相关规章制度,对11项有关舆论阵地、新闻媒体管理、网络安全的制度进行了重申,加强各项安全预案制定。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青年、同频共振。学校党委年初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把握好政治方向、宣传导向和价值取向,突出党的十九大学习、志愿者文化、典型人物、济光讲坛、校园创新创业等宣传重点,激励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精神文化层面,让网上的正能量如春潮澎湃、主旋律高昂。




    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络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坚持依法管网治网,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种有害信息和网络谣言的抵御能力,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学校对各类校园网络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整理和补充,包括《济光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条例》《济光学院校园网用户守则》《济光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济光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舆情管理办法》《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单位网站(空间)安全责任书》予以落实。学校层面和各院系所属网站在岗值班,实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各责任部门一把手任第一责任人。通过各种手段保障信息安全:包括清理校内“僵尸”信息系统;清理校内师生私自发布的个人网站和信息系统;对重点网站进行24小时定时巡查;学院微信企业号、各部门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实行专人负责。

           学校信息部门对于新上线的业务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对没有达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系统坚决不予上线,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对已上线系统则需要明确责任人,如违反规定,导致安全事故的,将依据信息安全制度进行问责处理;针对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我校与第三方公司签署协议,依托第三方公司加强学院网络网络信息安全的检测、监测和预警的力量;制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演练工作;针对发现的高危系统漏洞,短时间内全部进行了整改处理,并在安全平台上进行了上报。


    佐证材料: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更多…


    52)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监管。(2分)

           学校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落实经费保障,设立经费预算,优先保障党报党刊订阅,每年均完成订阅任务。2021年至2022年征订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党员经典导读》《上海支部生活》《中国高等教育》等十多种报刊。做好传播覆盖。做到党报党刊覆盖全校各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二级单位。优先向科研人员、一线教师赠送订报券。成及时发放报纸,做到党报党刊进教室、进寝室。加强教学使用。引导广大教师将主旋律、正能量积极融入一线教学。

    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下设新闻办公室落在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新闻发布工作的组织实施,挑选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高、精通业务、具备一定新闻发布和新闻宣传专业知识的负责同志作为新闻发言人,承担新闻发布工作,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处理工作,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整改及反馈,维护学校声誉,促进校务公开,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学校不断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媒体公关水平,提高对外新闻发布的时效和水平。

           积极对外宣传,我院思政改革、人才培养、育人特色、党建共建等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被多家知名媒体报道,以此宣传了济光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媒体广泛聚焦学院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的举措。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维护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并出台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确保学校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由学校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明确工作职责,规定工作流程,进一步建立公正、透明、权威的信息环境,及时准确地公布学校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各领域成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处理工作,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反馈。在制定的《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突发、敏感事件的报道要及时加强管理。进一步夯实济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室建设,强化舆情团队建设,选拔学生骨干充实舆情团队,成立网络舆情小组,进一步理顺舆情工作重点及思路。同时切实关注境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状况,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网络宣传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的市教委等网络舆情直报点工作。


    佐证材料:

    青浦卫健新声发布公众号报道我校艺术设计系教师郭宇宙在方舱医院担任志愿者

    《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媒体客户端报道我校檀志鹏、陆陈嘉澔抗疫事迹

    《东方教育时报》专题报道我院李占才工作室主持人李占才教授

    更多…


Copyright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Designed by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