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综述


    有社会影响广泛或受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成绩、经验在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刊登,并产生广泛影响。

      

    1.《高品位办学履行民办教育社会责任——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校建设纪实》发表在《民办教育新观察》(2017.1

    2.《教学整改:高职院校治理范式的改革》发表光明网、新浪教育、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

    3.《公办扶民办、校内到校际思改翠神满园芬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磨亮青年底色》、《从“点名课”到“网红课”——上海高校思政教育“磨亮”青年底色》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青年报》等各大媒体。

    4.《新民晚报》20171015日,专题报道了《立德树人 敬业爱生 岗位建功》我院思政部教师谢国日作为2017年上海教育系统“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



    7-25有社会影响广泛或受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在宣传思想工作、党建、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成绩、经验在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刊登,并产生广泛影响。

    学院秉承“求实求新 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和“修德 强技 求新  乐业”的校训,发扬“同舟共济 艰苦奋斗 公益办学  追求卓越”的济光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高职学校。

    1.我院举办者曹善华获上海市2016年“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

    作为举办者之一,曹善华教授在济光学院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投身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数十年,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在人才培养、大学治理、打造教师队伍等方面倾注了精力,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推荐申报上海市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我院举办者曹善华教授立足民办高校二十余年,为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举办者与管理者,他对高职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民办教育创新与改革的践行者,他的职教理念对济光人深远影响。

    积极践行同济大学公益办学、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创办济光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坚持走自力更生、开拓民办教育创新之路。曹善华与其他班子成员提出了“再创业、再突破、再发展”的思路,并据此制订了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加大办学投入力度,在教学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和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上都重点投入,学院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发展态势良好;他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教学改革,关注教学研究新举措,学院定位高职教育后,曹善华和教育者们针对全院教学实施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严把教学质量关;开拓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东方城乡报》、《解放日报》曾分别截文赞扬济光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很高;《民办高校展翅,济光学院声名鹊起》的醒目标题跃然纸上,振奋了济光全体师生。曹善华是民办教育先行者,他用毕生的时光投身教育,九十岁的高龄致力于济光学院,并将其打造成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育创新全面发展的民办教育高职院校。在他的身上闪现着梦想的力量,闪现着教育者坚持不懈追求和奋斗。

    作为非营利民办院校,学校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以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学院面向区域,融行业入专业,打造建筑、建工、机电、经管、护理等优势专业集群,走出一条具有济光特色、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学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扬济光人“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尚品质。

    2.学院充分利用教育优势,履行责任,服务社会,提升师生公民道德与素养,为企业、行业开展讲座、咨询、培训、技术服务工作。

    建工系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技术难题,承担市级各类工程项目,参编技术规范标准;护理学院根据社会需求,结合现有的优良师资和硬件设施,经过1年多的努力,成功申报了老年护理、母婴护理、老年医疗照护、保育员四个社会培训项目;学院实训基地在完成教学任务外,积极向社会开放,例如物流实训室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北京洛捷斯特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学员和工作人员提供实习项目,与宝山职校开展中高职贯穿的职教改革试点。同时,我院积极承办市教委民办高校“强师工程”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培训项目;我院开展汽车实训项目,已针对同济大学学生开展汽车机构、原理等方面的实训课程。 学院2016年成功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的培训教育,成为宝山区唯一拥有此培训资质的单位。第一期61名学员通过市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率达到91%,填补了宝山区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队伍的空白。

    3.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救灾与慈善捐助工作,发动、引导全体师生把奉献作为一种快乐,付出作为一种收获的价值取向,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学院在“无偿献血”、“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等捐资捐物的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长期以来,我校慈善义工志愿服务在杨泰实验学校、天馨学校、民办杨行小学、民办杨东小学、东方社区信息苑、勤丰佳乐敬老院及怡康敬老院等共建单位,帮助他们安老、扶幼、助学、济困。

      学院为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国际樱花节、东鼎杯国际篮球友好邀请赛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在基层社区进行科普知识宣讲,收集优秀环保理念;积极与宝山区驻区部队、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烈士陵园、上海科技馆等结成共建伙伴。近两年暑假期间,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宝山区“爱心暑托班”工作,在3周的服务期间,志愿者们配合老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并圆满完成志愿任务,总结表彰会上,主办方向我院以及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团委致感谢函,我校志愿者吴丹宁同学获爱心暑托班优秀志愿者称号,柴召胜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4.学院将征兵工作、义务献血活动视为对大学生加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院高度重视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在动员中,广泛宣传,营造正能量氛围;在献血过程中,志愿者为献血者提供全程陪护服务,工作人员做好温情、周到、细致地服务,全力保障无偿献血活动;献血后,学院各系继续跟踪关心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对多次参加自愿无偿献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2015年我院共有554名师生(教工5人),2016年共有626名师生(教工4人)参与自愿无偿献血,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高尚风格,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其中,参加自愿无偿献血的教职工中很多都是多次参加献血活动的同志。

     筛选有志合格的大学生送入军营进行磨练,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也是学校和家长们的共同心愿。2015年有36位铁骨铮铮的男兵、4位英姿飒爽的女兵共40人昂首挺胸踏入了军营,2016年又有46位男兵、2位女兵共48人进入军营入伍。

    图1:我院举办者曹善华获上海市2016年“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

     

    图2: 我院成功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的培训教育,

    填补了宝山区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队伍的空白。

     

     

    图3:学院师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图4:建筑系和护理学院联合赴天馨花园小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服务社区百姓”的志愿活动


     

Copyright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Designed by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