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师德建设综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影响着一代代的学生,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等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也是我们学校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依据。
10.完善师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制度,每学年开展师德师风调查,学生满意率达到85%以上。无严重违反师德情况。
为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切实加强对教师的规范管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教师师德规范” “教师学术规范条例” “教研工作和学术道德行为规范”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教师教学须知”等一系列教师工作及师德建设的系列规章制度。在这些规章制度中也很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海市教师师德规范等文件制度精神。
我院每学期定期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活动,以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同行互评等多种形式评教,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发挥好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学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通过每个学期的教学检查,加强师生间交流,及时了解教学运行中教师教学质量情况、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实施情况等多方面的经验与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11.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明确全员育人的岗位职责,表彰和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停留在规章制度上,更贯穿于日常教师管理工作中,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去年起学院开展了济光讲坛活动,首讲邀请了建工系系主任应惠清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应教授也是我院第一位市级教学名师,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五十年土木人生,不仅让教师们明白如何严谨教学、为人师表,做一位好教师,更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教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济光讲坛还在继续,由副院长胡展飞教授开设系列讲座,从哲学的高度、伦理道德的角度,讲述如何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师资队伍职业素质建设,通过学习和讨论,把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提到为人才培养做贡献的高度上来。
图1 胡展飞教授(副院长)做报告
图2 全院教职员工聆听胡院长报告
12.开展对新聘任教师、青年教师、学术骨干、留学回国教师等不同群体的思想教育。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
每年除了组织新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岗前培训,更是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国外(境)交流进修平台,拓宽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实施办法》,努力为青年骨干教师创造出国访问交流进修的机会。仅2015年一年,学院派出青年教师40余人次赴国(境)外开展交流、访学、进修等活动。通过赴国(境)外研修,使青年教师学习借鉴了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拓宽了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了跟踪国际教学及学术的前沿意识,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贯彻落实新学期全院教职工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新学期德育工作思路、目标任务,2016年3月10日上午,我院在213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德育工作会。全院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方向,对做好新学期德育工作树立了信心,为本年度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9月2日,我院2016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学生活动中心中庭隆重举行。大会以教学获奖、科研团队、校内先进等类别分批为50余名教师进行表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各项大型纪念活动时期组织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要求教师将勇于担当、履行责任和践行共同价值追求、与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相结合,用自己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的大爱来教书育人。
13.在教师绩效考核、表彰奖励、职务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学院先后制定了“院教学名师评选和管理办法”“院优秀教师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教学团队建设与院级教学团队评选暂行办法”以及“教学成果奖评选和奖励办法(试行)”“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等管理办法,并明确规定在以上评选活动中、及其余各类奖项评审中、教学科研项目申报评审中、教师职称晋升中都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凡是做出有悖于师德的教职工,取消评选资格,直至调离教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