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媒体传播综述
学院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鞭策、激励师生。充分借助《济光报》、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微博等媒体平台特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适时发布校园新闻和时事焦点,以正确的舆论宣传主动引导师生明辨是非,从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审美导向等方面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8.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台、校报校刊、电子屏、两微一端、公告栏等宣传渠道教育功能,管理有序。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制订了《学院网络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草案)》,党委宣传部“济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室”获批上海高校试点培育网络文化研究室,成为市高校10个试点培育网络文化研究室之一。
全院上下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方位育人新体系,充分用好微信公众号、微电影等新媒体、新工具,建立师生网络工作队伍,坚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抢占网络育人至高点,积极打造信息传播、理论引导、教育管理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目前,学院建有济光学院、济光护理、济光机电、济光团委等12个微信公众号,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视作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各院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学生的校园文化认同、社会认知、精神凝聚,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学院党委把网络视作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动党的思想理论“落地生根”,构建党的话语体系,创新宣传手段,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青年、同频共振。学院党委年初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把握好政治方向、宣传导向和价值取向,突出党的十九大学习、志愿者文化、典型人物、济光讲坛、校园创新创业等宣传重点,激励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精神文化层面,让网上的正能量如春潮澎湃、主旋律高昂。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络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坚持依法管网治网,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种有害信息和网络谣言的抵御能力,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学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对各类校园网络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整理和补充,包括《济光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条例》、《济光学院校园网用户守则》、《济光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济光学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还下发《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单位网站(空间)安全责任书》予以落实。
学院配合上级网络安全宣传周和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安排学校层面和各院系所属网站在岗值班,实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各责任部门一把手任第一责任人。通过各种手段保障信息安全:包括清理校内“僵尸”信息系统;清理校内师生私自发布的个人网站和信息系统;对重点网站进行24小时定时巡查;学院微信企业号、各部门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实行专人负责。除此以外,学院信息部门对于新上线的业务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对没有达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系统坚决不予上线,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对已上线系统则需要明确责任人,如违反规定,导致安全事故的,将依据信息安全制度进行问责处理;针对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我院与第三方公司签署协议,依托第三方公司加强学院网络网络信息安全的检测、监测和预警的力量;制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演练工作;针对发现的三个高危系统漏洞,短时间内全部进行了整改处理,并在安全平台上进行了上报。
2017年,学院征订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党员经典导读》、《上海支部生活》、《中国高等教育》等十多种报刊。校内发行《济光学院》校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校党委、行政的工作决议,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反映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在校报出版过程中,坚持主编负责制,严把政治舆论导向和新闻写作质量关。实行报纸版样责任编辑初审、主编二审、主管领导三审的三审制,以及编辑初校、主编二校、宣传部负责人三校的三校制,严格做到专人、专岗、专责。
积极对外宣传。我院2016级1800名学生顺利完成军训任务,今年军训团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的争创教育活动,尤其是首次引入反劫持战斗演练,被社会新闻媒体竞相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从课堂教学主渠道入手,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成立李占才工作室,学校率先成立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新华社全网推送、各大媒体头版转载了12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专栏中以《从“点名课”到“网红课”——上海高校思政教育“磨亮”青年底色》为题报道了上海近年来探索“大思政”教育格局成效,对我院“李占才工作室”、“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等积极探索思政格局、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
19.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管理。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处理工作,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整改、反馈。
学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维护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并出台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确保学院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完善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由学院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明确工作职责,规定工作流程,进一步建立公正、透明、权威的信息环境,及时准确地公布学校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各领域成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电子屏等各种平台及时发布新闻信息,通过对外宣传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专题报道学院“李占才工作室”成立、学生军训反恐演习、高层宿舍防火演习等等,积极向中央和上海主流媒体推送新闻,创历史新高。
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处理工作,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反馈。在制定的《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突发、敏感事件的报道要及时加强管理。成立济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室,强化舆情团队建设,选拔学生骨干充实舆情团队,成立网络舆情小组,进一步理顺舆情工作重点及思路。同时,学校切实关注境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状况,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网络宣传工作,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市教委等网络舆情直报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