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健康校园综述


    65.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水平达标。体育场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使用充分。

    我院能充分挖掘、利用体育场馆设施并做好其管理工作,人均使用面积达到教育部要求。体育课程设置也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生体育社团组织活跃。

    学校体育场地总面积30991平方米,其中武东路校区体育场地面积为  2797平方米,宝山校区为27694平方米。各类体育场地(馆)20多个;管理制度规范有《上海济光学院体育运动场地管理办法》、《上海济光学院室内体育馆及风雨操场使用管理办法》等。平时,除上课以外,学校运动队组织训练,场地使用率较高。全校设有男女乒乓球队、男女羽毛球队、长跑队、篮球队等,进行阶段性、周期性的赛前训练,确保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的训练和比赛。我院历年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依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体育教研室承担全校一年级公共体育必修课程(两个学期共计64学时),每学期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落实专项化教学,目前开设专项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健美、体育舞蹈等。为满足大二年级的需求,开设了啦啦操、健美、羽毛球、体育舞蹈等专项俱乐部课程,每学期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体育教研室,每年举办校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大型全民健身体育竞赛,每年参赛人员达900人次。并协同团委学生处每年组织校内体育竞赛项目6—10项,并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内体育节;坚持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竞赛;坚持定期举办两年一届的校运动会。体育节设有田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跳绳、拔河比赛等项目;课外体育竞赛形式多样,如:3对3篮球赛、男女混合跳绳比赛、男女混合拔河比赛、排球赛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

    基础部体育教研室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实行室内体育馆全面向学生开放的方案,为更好的服务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做出努力。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积极认真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上海济光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细则,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层层落实,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


    66.学校卫生机构健全,按学生数不低于400:1、教职工数不低于300:1配备卫生保健人员;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100%。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无烟学校达标。

    学院配有校医务室,由同济医院退休的副主任医生支持工作。配有专职负责食堂卫生的老师,每天定时定点检查食堂卫生工作。建有传染病预防体系及防治传染病快速反映机制网络图。新生入学体检率为100%。红十字会活动正常,通过展板、讲座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预防艾滋病、禁烟、禁毒宣传教育,力争做到无烟学校。

    图为乒乓房

    图为羽毛球馆

    图为学院保健站


     

Copyright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Designed by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