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变身思政课资源库 思政部组织教师队伍实地调研学习

4月7日,我校思政部组织思政专职教师与来自于各学院的形策课讲师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的一个偏远乡村——下姜村现场调研。

“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过去的下姜村处在高山深处,发展落后。2003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先后多次下访下姜村,亲自指挥落后村落的脱贫致富工作,此后的下姜村旧貌换新颜,已成为“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富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下访下姜村时曾寄语当地党员,“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下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积极践行寄语中的“四种人”,奉行“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让下姜村摆脱了贫困状态,走向了富裕之路。

思政部的老师们初到下姜村,就被这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中式别墅、一处处比肩而立的智慧农业大棚所吸引。在农园技术指导员的带领下,老师们参观了智能技术与新型农业有机结合的代表地——下姜启梦农园,该种植园采用生态高效集成栽培、喷滴灌及肥水一体化设施以及果园多功能管理机等农业技术,十分智能与高效。老师们在现场热烈地探讨了落后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在下姜村农品展示馆,老师们看到了来自“大下姜”区域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及衍生产品,包括联动亚运的特色产品。展馆工作人员向老师们介绍产品:“我们发展的是一个大下姜区域,在这个馆里的许多东西不光是下姜村的产品,还有白马的山茶油,大墅的艾草、菊花,上姜的遂安烧等。”把每个村落的特色产品整合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下姜村实现了不同区域的抱团合作,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展示馆的附近,是各种白墙黛瓦、极具特色的民宿,依照设施的不同,民宿的价格也分为三个等次,全部明码标价,路标处还有民宿管理标准的告示。下姜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宿村”,下姜村的民宿产业发展势头红火,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创收。

当日下午,老师们又参观了下姜村的博物馆,此博物馆被命名为“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导游是曾经接待过习近平同志的当地村民,伴随着导游的讲解和丰富的实物资料,老师们了解了下姜村过去的贫困、现今的富庶和对未来的展望。

9日上午,老师们又乘车两个小时参观了位于茶山村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此纪念馆分为展览馆、研究中心、革命旧址三大板块。其中展览馆以“铁血军魂”为主题,布展面积3732平方米,通过“启程”、“征战”、“重整”、“浴血”、“新生”、“人物春秋”六大板块,以详尽、权威的史实和创新的展示手段,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征战历程、不屈斗争、英勇精神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是极具影响力的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次调研下姜村,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时期下乡村的真实发展情况以及村民的真实生活变化。研学过程中,思政部专门组织思政专职教师和形策课讲师团召开现场学习讨论会,会上大家讨论了本次研学的理论收获和实践见闻,总结了几门思政课的建设现状和发展瓶颈,也重点强调了实践对于思政课教学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性。思政课教师结合此次实地考察中的收获,深入挖掘其发展逻辑与框架,将现实资源转化为思政课堂上的素材,撰写教学案例,并且编辑成册,通过实践积累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大思政课”建设。


Copyright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Designed by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