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阅读 书香济光
引领阅读 书香济光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一、案例概述
两年前,学院图书馆的人气颇低、图书借阅量甚少。有人把原因归结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且文化学习兴趣不高,但文化基础不是影响阅读的关键性因素,功利化价值观和浮躁心态才是其主要障碍。纵观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国家,都有善于读书和重视读书的民族,因为读书可以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在民办高职院校,亟需大力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要把他们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和网络电影中拽回来,教师的引领作用和为他们搭建阅读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部在这一方面率先作了探索。
二、目标与思路
通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向学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把实践教学活动与阅读经典紧密结合、在课外生活中为大学生建立平台多种方式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逐渐走进阅读,把传统阅读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相结合,提升他们的内在素质,在大学生中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在喧嚣、浮躁的文化环境中,让大学生安静下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这需要教师的引领,告诉他们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从2013年9月开始,思政部所有教师都要在任教班级学生中完成此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联网手机,所有宿舍都有电脑。尤其在民办高职院校,不少学生不知道课外该做些什么,除了参与些体育运动外,便都花在了游戏和看电影上,据我对多所民办高职院校的调查,课外在图书馆读书学习的学生是少见的(考试前除外)。鉴于此,2013年5月,思政部教师倡议并指导学生成立了一个社团——悦书明礼社,社团的宗旨是倡导社员读各类优秀书,懂世间为人理,做社会明礼人,为学生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交流的平台。社团成员在读书、写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交流、组织活动、办社团简报等细小的活动中逐渐加深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明白人与人之间交往所需的诚信与友善、逐渐理解敬业精神等,这即是育人工作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希望通过办好一个社团、做大一个社团,来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过程与方法:
(一)、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阅读引领
1、古代经典诗文诵读。篇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班级分小组提前一周对诵读篇目进行准备,包括所选篇目的核心内容,为什么选,并向班级同学作简单介绍,之后引领全班同学集体诵读,此项活动在任课教师每次上课前十分钟内完成。比如,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14级园林工程技术班、14级建筑工程技术1班、14级建筑设计3班学生共解析、诵读古典诗文36篇,并选出16名代表参加了学期末思政部举办的全校古典诗文诵读交流大会。旨在通过对古代经典诗词歌赋的吟诵、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让学生涵咏中国语言文字之雅致和韵美,体味中华文化之深沉与厚重,使学生在经典的无形熏陶之中修养德行、提升内涵。
2、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经典著作阅读。教师指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之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为主题,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方面的内容相贯通,通过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确定书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借阅相关书籍;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加以辅导,并参与小组学习、讨论。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教师评阅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期末开展全校性的交流活动。比如,14级物流管理班67名学生,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共从学院图书馆借阅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86本,撰写读书笔记2030页,其中有18名学生40页以上。张益、张雨雯等许多同学表示,要是教师的要求和引领,他们不会发现原来图书馆还有这么多他们喜欢读的书。
(二)、学生课外社团活动中的阅读引领
1、社团规划突出指导。悦书明礼社2013年5月成立之前,组建了社团首届管理干部,对他们进行了多次培训,指导他们拟定社团的宗旨、制度、细则、社团的常规活动、主题活动等,社团成立后,一一参与指导和监督社团的每一次活动,让社团规范化、制度化运转。
2、常规活动突出坚持。常规活动的地点选择了学院图书馆,每周固定至少两次的活动时间,对他们读书的主题,如何选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么写读书笔记等进行了指导,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附加值,督促他们一学期至少上交两篇读书心得,办好一期社团简报。
3、主题活动突出意义。每学期都开展多次主题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而不是为搞活动而活动。比如1)、举办“我推荐一本书”主题交流活动。2013年11月20日下午,悦书明礼社在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我推荐一本书”的交流活动,特邀请到了图书馆老师刘南南博士参加此次活动并作主题发言。刘博士首先从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和推荐一本书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她指出,读好一本或几本好书一定会对我们的一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建议大家可以先从平易近人的经典书籍读起,如美国作家道格拉斯•勒尔顿著《不抱怨的世界》就是一本平易近人的经典著作,读此类书籍有益于大家的心理、品德修养和对生活的态度。2)参观鲁迅纪念馆。2013年12月,悦书明礼社成员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中,社团成员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他们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为他们在校抓紧时间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提供了动力。3)、参观复旦大学、学习基本礼仪。2014年3月,悦书明礼社成员来到了复旦大学。在参观了校园后,在光华楼前的大草坪上,社团指导老师谢老师为我们讲了一节礼仪课:“悦书明礼社成员不仅仅是读书,还应知礼,懂礼。”并讲述了男女站姿、蹲姿、坐姿,谈话时的眼神,打电话、发短信的时间以及礼貌用语,进办公室如何敲门等实用礼仪知识。4)、组织社员到上海图书馆聆听东方讲坛。2014年4月,悦书明礼社成员来到了上海图书馆,聆听东方讲坛系列讲座之“性格色彩密码”,通过这次活动,社团成员表示不仅进一步学会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更懂得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感到受益匪浅。等等。
四、成效与展望
两年的时间,学院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较大幅度提升,喜爱读书的同学逐步增加,部分同学养成撰写读书笔记或文学作品的好习惯,绝大多数班级同学在教师的引领下坚持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悦书明礼社社团成员由起初的9人发展到112人,社团成员的读书习惯慢慢形成,社团qq群人气活跃,讨论的问题大部分有层次,有一定深度,体现的是读书心得交流和正能量。 社团成员愿意参与社团举办的活动,绝大部分社团成员都能铭记社团宗旨:读各类优秀书,懂世间为人理,做社会明礼人。并能充分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平时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同学和睦相处,出入教师办公室礼貌有加。
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虽文化底子较差,但绝不是朽木,有教师的引导和付出,给予他们平台和舞台,他们同样可以演好戏,一样可以成才。当然,由于他们底子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弱,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付出的要更多,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耐心,便可以把他们从游戏中抢夺到我们为他们创造的平台中来。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这些老师更多的鼓励和保障,以便有更多的老师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多读书、读好书的行列中。因为阅读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阅读不仅能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看到比眼前的世界深邃得多、辽阔得多的另一个世界。